zhú

竹子


拼音zhú zǐ
注音ㄓㄨˊ ㄗˇ
词性名词

竹子

词语解释

竹子[ zhú zi ]

⒈  即竹。

⒉  竹笋的别称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菜二·竹笋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竹。参见“竹”。

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四·黄竹子歌》:“江边黄竹子,堪作女儿箱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回:“一面是画的几根淡墨水的竹子,竹树底下站着一个美人。”
沈从文 《边城》十三:“一个在山上竹篁里砍竹子,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。”

⒉  竹笋的别称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二·竹笋》。

国语辞典

竹子[ zhú zi ]

⒈  泛指禾木科竹属植物。多年生常绿植物。茎细长,呈管状中空,绿色,有节,成熟者皮壁坚韧,各节间互生细长枝二条。枝梢生叶,叶片狭长,一端尖一端圆。地下茎可向上生笋,向四方蔓延。根出自地下茎各节的四周。花白色,极小,竹子开花后通常随即枯死。用途甚广,竹笋可供食用。

英语bamboo, CL:棵[ke1],支[zhi1],根[gen1]

德语Bambus (S)​

法语bambou

分字解释


※ "竹子"的意思解释、竹子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卑南,是南王部落普悠玛旧地名的称呼。卑南起源传说有许多种,主要是由卑南社为主的竹子衍生的“竹生传说”,以及相传由太平洋登陆的知本社的石头衍生的“石生传说”。

2.我去二伯母那里看了,二伯母院子里的竹子都是一大群一群长在一起的。

3.查利云就在想,原来竹子妈妈像妈妈疼我一样疼爱笋子。

4.大熊猫身子胖胖的,爱吃竹子,走路大摇大摆的,样子十分可爱。

5.白杨,榆木,胡桃,樟树,枞树,紫檀,竹子等.

6.在文化节上,通常会有竹雕、竹画和与竹子有关的诗歌展览。

7.占地二十多亩的竹园里种植着100种竹子,有圣音竹、龟背竹、紫竹、矢竹等。

8.竹子榨不出粮水,可是筑篱笆却不能没有它。民谚

9.他们自制的独弦琴全部都是用竹子做成,音色哀怨忧伤。

10.纵观历史,竹子高风亮节,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敬,但历代文人墨客写竹、画竹者众多,却从来没有哪位作家、画家把竹根艺术盆景填入他们的大作。